학술지 검색
Download PDF Export Citation Korean Bibliography PMC Previewer
ISSN : 2982-4737(Print)
ISSN : 2982-4745(Online)
Journal of Applied Studies on Sinograph and Literary Sinitic Vol.1 No.1 pp.1-41
DOI : https://doi.org/10.36523/HERC.2022.1.1

Teaching of Super-standard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uper-standard Words Based on Corpus Technology : Taking ‘Developing Chinese’ Advanced Synthesis as an Example

Zhao Yi*, Yang Shangyuan**
20220929 ; 20221127 ; 20221201

Abstract


Super-standard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uper-standard words are objective phenomena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xtbooks, which will have an impact on students ' understanding of texts. In teaching, this is also an unavoidable problem. Based on corpus technology, we can quickly identify and mark the super-standard words and super-standard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advanced synthesis of ' Developing Chinese ' by referring to the '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Chinese Level Standard '. Based on the super=standard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uper-standard words are divided into true super-standard words and false super- standard words. Based on the relevance of word meaning and word meaning, teach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Chinese characters drive word teaching, word linkage, and improve students ' Chinese learning ability.



코퍼스 기반 초과 한자 및 초과 어휘 교육
- 『發展漢語』 고급 종합을 중심으로 -

자 오이*, 양상 위안**
*제1저자, 중국 청도대학 석사 과정 / E-mail: zy052609@163.com
**교신저자, 중국 청도대학 강사 / E-mail: yangshangyuan8809@163.com

초록


국제 중국어 교재에 초과 한자와 초과 어휘가 존재한다는 것은 객관적인 사실이다. 이는 학생 이 텍스트를 이해하는데 영향을 주며, 교사가 수업을 진행하는데 있어서도 피하기 힘든 문제이 다. 본고는 《국제 중국어 교육 중국어 수준 등급 표준》를 기준으로, 『發展漢語』 고급 종합 교재에 포함되어 있는 초과 한자와 초과 어휘를 연구 대상으로 삼았다. 코퍼스 기술을 바탕으로 빠른 식별과 태깅을 진행하여, 『發展漢語』 고급 종합 단계 교재에 나타난 초과 한자와 초과 어휘 현황을 분석하였다. 또한, 초과 한자를 기준으로 真性과 假性으로 구분하고 글자 단위의 의미와 어휘 단위의 의미의 연관성을 근거로 교육 방법을 제안하였다. 한자와 연결되는 동사를 함께 가르치고, 한자와 어휘를 연결하여 학습시키는 방안은 학생의 중국어 학습 능력을 향상시킬 것이다.



    Ⅰ. 引言

    在教材配套题库建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发展汉语高级综合第二版(岑玉珍、高增 霞、游舒编著)两册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纲字、词现象,这会导致学生对教材语料的理解困 难,进而影响汉语学习1)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2021)各等级词汇全由本等级 汉字组成2)。这使得超纲字与超纲词之间建立了关联,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即如果字超纲, 则由该字组成的词必然超纲。这个新的思路提示汉字成为了处理超纲词的关键。基于此,笔者 利用语料库工具,参照2021年版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 对发展汉语高级综合(以下简称教材)中的超纲字、超纲词进行统计分析,并以超纲字为 基准,将超纲词划分为真性超纲词和假性超纲词,探索从汉字入手的词语教学,提出以汉字教 学带动词汇教学的建议,为国际中文材中超纲词的处理提供参考。

    Ⅱ.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现状

    超纲词的判定一直存在争议,因为超纲词是一个内涵明确、外延模糊的概念3)。学者们根据 不同的标准对不同教材的超纲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1. 超纲词与超纲字的界定

    超纲词,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指定词汇大纲的词语。虽然超纲词的定义比较明确,但是学界对 此仍存在争论。一种意见是认为未被大纲(指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录的词语 均属超纲词。因为词语定级需经严格筛选和科学化的认定,不可凭主观感觉认定词语级别。另 一种意见是超纲词的泛化,认为不能把大纲未收录词都看做超纲词,超纲词应该是比大纲所列 词语更难的词4)

    本文从数据分析的统一性原则出发,采取第一种意见,即凡是未被等级标准词汇表收录的词 语都列为超纲词,未被等级标准汉字表收录的汉字都列为超纲字。

    2. 研究现状

    对外汉语领域对教材中的超纲词最先进行详细研究是的郭曙纶,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第 一,郭曙纶于谈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超纲词一文中,以HSK词汇等级大纲为标准,简单分析 汉语教程初、中、高级超纲词与超纲字的占比与变化,指出超纲词问题严重的原因其一是 大纲词汇量偏低,并未达到标准,其二是教材编写者未能有意识地控制超纲词数量。在大纲修 订、教材编写、汉字及构词法教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控制超纲词策略5)。第二,郭曙纶利用语 料库技术,对多文体 精泛读 高级汉语教程(上、下册)标准汉语教程(高级,第一、 二册)汉语高级教程(第二册)三部教材进行词语量化分析,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 超纲词词性分类数据,对前文的数据进行了更新,分析发现教材编写具有随意性,课文之间的 超纲词占比差距较大,教材与教材之间共现超纲词占比低,提到超纲词与超纲字对课文难度的 不同影响。提出扩大大纲词汇未必能避免教材超纲词太多的问题,而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时注意 提高科学意识、控制超纲词比例才是有效方法6)。第三,基于语料库,郭曙纶对雨中登泰山 一文中的超纲词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提出应把超纲词实际出现的次数与文本总词次的比率作 为衡量文本合适度的标准。首次建议在编写教材时采用语料库技术对课文难度进行控制,对生 词进行筛选7)

    郭曙纶的研究奠定了对外汉语超纲词研究的基础,引起了学界部分学者对超纲词的关注。 郭曙纶的研究也是该文重要的研究基础,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超纲词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在 郭曙纶的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对不同教材中的超纲词进行探究。但参考标准不同,主要分为 三类:

    第一,以HSK词汇等级大纲为参照。吴雨溪对博雅汉语中高级教材生词表中的生词进行 数据统计,得出博雅汉语高级教材中超纲词现象尤为严重,每课生词表的超纲率达50%以 上,对大纲收录、教材词汇选取以及教师教学几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8)。徐新颜、胡 建军在“内容教学法”的汉语新天地超纲词、专业词设计与分析一文中通过数据分析该 教材发现超纲词的占比随着等级的提升而增加,提出随着学习者水平的增长,超纲词的存在是 必要的,并且超纲词对专门专业的留学生来说是积累词汇量的重要途径9)。第二,以对外汉语 教学词汇大纲为标准。董琳莉以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为例,将超纲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派生 词构成的超纲词两大类,提出超纲词应建立在可理解输入基础上进行讲解和编排10)。第三,以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为标准。宋贝贝、周小兵、金檀基于语料库以325册的汉 语教材作为研究基础,对教材中的高频超纲词进行量化分析,根据语义透明度程度对高频超纲 词进行分类11)

    总的来说,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参考标准对不同教材的超纲词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都得 出超纲词的现象比较严重的结论,但或是未对超纲词划分进行深入探讨,或是进行了分类但没 有进一步提出教学建议。笔者将基于语料库技术,以最新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 为参照,探讨在新标准下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Ⅰ、Ⅱ超纲词的情况,进一步对超纲词进行分 类,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Ⅲ.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本文利用MARKUS12)数字文本标注平台(以下简称MARKUS)对教材课文、生词表、综合 注释以及练习四个部分的词语和汉字进行等级标注,标记出超纲词和超纲字,建立超纲词表和 超纲字表,分析教材中超纲字、词的情况,探索超纲字、词之间的关联。

    1. 语料来源

    本文分析的教材语料为发展汉语高级综合(第二版),值得指出的是,教材课文在收录 前有对原文进行过修改,如在高综Ⅰ第五课中将原文章中的 “邮戳”(超纲词)改为“印章” (7-9级词),删去了“印蓝纸”“暴栗”“论调”等超纲词;高综Ⅱ删去了“步入后尘”“醍醐灌顶” 等超纲词。这可以看出编者具有控制超纲词数量的意识。

    字、词表参照2021年发布的新等级标准等级标准是国家语委首个面向外国中文学 习者,全面描绘评价学习者中文语言技能和水平的规范标准;等级标准与公认的国际语言 标准进行有效衔接,更加兼容并包,并在海内外推行应用;等级标准与时俱进,改变传统 单一的教学视角和标准,构建新的模式和体系,全新的等级标准加速中文的国际化、规范 化13)等级标准的词表分为“三等九级”,即初等、中等、高等,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又分为 三级。词汇之间不再进行明确的级别界限。等级标准共收录汉字3000个,词语11092个,在HSK 词表的基础上增加了6510个新词,收词量超越以往所有词表,同时对部分同形词以及兼类次也 进行了标注说明。

    2. 研究方法

    首先,把每一课的课文、生词表、综合注释和综合练习分成不同的电子数据集,三十课总共得 到一百二十个数据子集,同时把等级标准的词汇表和汉字表根据等级分成十四个参照数据集。

    其次,在标注平台上,将等级标准词表导入教材一百二十个数据子集进行自动标记,将词汇 标记为1、2、3、4、5、6和高等7个等级。

    在对数据结果进行人工校对时,我们主要对四种情况进行调整:

    1) 词语等级标注依据顺序

    为减少分歧,标注等级时按照“等级标准>课本生词表>现代汉语词典>长词优先”的原 则进行。例如“引人注目”一词,新大纲收录了该词为7-9级词,而教材生词表将其拆分为“引人” 和“注目”两个词,这时按照等级标准优先原则,将“引人注目”看作是一个词进行等级标注。

    2) 儿化词的词语

    教材有很多带有儿化的词语,如“不起眼儿”,等级标准里收录了“不起眼”,但是并没有收录 “不起眼儿”。我们认为儿化不独立成音节,只是表示卷舌的动作,使前面音节的韵母儿化,不 能算作是一个不同的词,因此将此类词类儿化词不计为超纲词,还有像“馅饼儿”“自个儿”等未 被收录在等级标准中的儿化词,则看作是一个整体,划入超纲词。

    3) 重叠式词语

    教材中有大量的重叠式词语,如高高兴兴、大大方方、犹犹豫豫等,此类词语部分与原式意 义不同,如“嘻嘻哈哈”与“嘻哈”的词义不同;部分与原式意义虽相同,但不能完全替换,如“他 就这样犹犹豫豫地把车骑走了”,在这里不能把“犹犹豫豫”换成“犹豫”,因为重叠式是描写性修 饰语,而原式是限制性修饰语14)。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把重叠式词语标注为超纲词。

    4) 多音字

    教材中存在部分多音字,如 “脉”(mò),虽然在等级标准中,这个字在字表里,但是他的 读音是 “脉”(mài),读音不同,字义不同,因此本文将这类字统一划分到超纲字中。

    教材的汉字标记方法过程同上。当多个关键词列表中都有相同的字时,平台会对相同的字进 行重复标记。因此我们主要针对同形字与兼类字,如花(动)花(名)花(形)、哄(hōng)哄(hǒng)哄(hòng)等进行人工校对。

    第三,将八个数据集的词种、词次、字种、字次进行汇总统计。

    第四,建立八个数据集的生词等级表以及超纲词表。

    第五,建立八个数据集的汉字等级表以及超纲字表。

    3. 数据分析

    我们对课文、生词表、综合注释、练习四个部分的超纲词词种15)占比、词次16)占比以及超纲 字字种17)占比、字次18)占比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此来观察教材在等级标准下的超纲词与超纲字 的情况。

    1) 教材超纲词统计及分布

    (1) 教材超纲词词种统计结果

    对两册教材的四个部分进行词语等级标注后得到表1(见附录)超纲词词种占比,数据可视 化后得到超纲词词种占比趋势图图2、图3

    通过表12,我们可以观察到高综Ⅰ超纲词词种的情况,数据显示:

    第一,高综Ⅰ课文、综合注释以及练习的超纲词词种占比不大。课文部分在4.1%-12.8% 之间,其中第三课最高达到了12.8%,原因是课文中存在了大量超纲名词如菠菜、笋、尼龙等, 导致占比高;综合注释部分在2.0%-6.1%之间,其中第十四课最高达到了6.1%,原因是例句中出 现一定数量的超纲词如球赛、餐馆、鸟语等等;练习部分在4.2%-10.8%之间,其中第十五课最 高达到了10.8%,这是因为课外阅读中出现大量超纲词,如黄粱美梦、针砭、气概等等。

    第二,生词表的超纲词词种占比曲线起伏较大。有三分之一生词表的超纲词词种占比达到 50%以上,其中第三课高达76.2%。整体来看,生词表部分总体趋势是不平衡的。造成生词表部 分占比趋势不平衡的原因除了词语难度因素之外,还可能与生词表收录的生词总量有关,如第 十五课和第七课,这两课生词表的超纲词数量差不多,但是生词总量不同,故占比差异较大。

    通过表13,我们可以观察到高综Ⅱ超纲词词种的情况,数据显示:

    第一,高综Ⅱ的课文、综合注释以及练习的超纲词种占比不大,但比高综Ⅰ略高,可 以看出高综Ⅱ的难度有所升高。课文超纲词在5.7%-33.2%之间,其中第十五课最高达到了 33.2%,原因是该课文是文言文,因此存在大量的超纲词;综合注释在13%以内,其中第十四课最 高达到了13%,原因是例句中出现一定数量的超纲词如埋葬、顶峰、夕阳、垮台、名声赫赫等; 练习部分在7.9%-12.3%之间,其中第九课最高达到了12.3%,这是因为练习中有成语选择题,并 且课外阅读是与古代历史有关,因此出现如怀恨在心、太子、侍臣、刑罚、笞刑等超纲词。

    第二,生词表的超纲词词种占比相较于高综Ⅰ有所提高,且分布不平衡。三分之二的生 词表的超纲词词种占比达到50%以上,其中第九课高达67.3%。

    综上,高综Ⅱ四个部分的超纲词词种占比情况比高综Ⅰ有大幅提高,同时,高综 Ⅱ的超纲词词种占比在综合注释以及练习部分都相对平稳,而在课文和生词表部分波动较 大,各课之间有较大差异。

    (2) 教材超纲词词次统计结果

    在统计超纲词比率时,除了词种比例,超纲词实际出现的次数与文本总词次的比率也是一个 重要的参考数据,这个比率是最能真实反映文本合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郭曙纶,2008:25)。 我们对两册教材的四个部分进行词语等级标注后得到表2(见附录)超纲词词次占比,数据可视 化后得到超纲词词次占比趋势图图4、图5。通过表2、图4,我们可以观察到高综Ⅰ超纲词 词次占比情况:

    高综Ⅰ中,与超纲词词种相比,超纲词词次的比率并不高。课文部分在2.2%-8.9%之 间,课文部分有两个高峰点,一个是第三课,达到了6.5%,原因是第三课重复出现了较多的超 纲名词,一个是第七课,高达8.9%,原因是在课文中“北京人”与“上海人”是超纲词,而这两个 词又是整篇课文的高频词;综合注释和练习部分的占比基本在5%以下,其中第十四课综合注释 的超纲词词次占比最高,达到了5.2%,第十五课练习的超纲词词次占比最高,达到了6.5%。

    通过表25,我们可以观察到高综Ⅱ超纲词词次的情况,数据显示:

    高综Ⅱ的超纲词词次的比率也不高。课文部分在3.6%-25.8%之间,整体波动较大,较 高综Ⅰ的超纲词次占有所提高。课文部分有两个高峰点,一个是第六课,达到了20.5%,原 因是该课的主题是白鹤梁,在文章中重复出现了较多与之相关的的超纲名词,如水文、题刻、 时刻等等超纲词;另一个是第十五课,高达25.8%,原因是该课文是文言文书信,因此存在大量 的单音节和四字超纲词;综合注释在2.5%-8.3%之间,其中第十四课最高,达到了8.3%,练习部 分在4.1%-9.1%之间,其中第六课练习的超纲词词次占比最高,达到了9.1%。

    综上,高综Ⅱ超纲词词次占比较高综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可以看出超纲词词种 占比与超纲词词次占比基本成正比。

    对两册教材的统计显示课文、练习以及综合注释三个部分的超纲词占比不大,但是生词表部分的超纲词 比例较大,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多对超纲词给予关注。

    2) 教材超纲字统计及分布

    (1) 教材超纲字字种统计结果

    对两册教材的四个部分进行汉字等级标注后得到表3(见附录)超纲字字种占比(见附 录),数据可视化后得到超纲字字种占比趋势图图6、图7

    通过表36,我们可以观察到高综Ⅰ超纲字字种的情况,数据显示:

    第一,高综Ⅰ超纲字字种占比小于超纲词词种占比,特别是课文、综合注释以及练习部 分。课文部分在0%-1.6%之间,其中第五、九课没有超纲字,第三课占比最高,达到1.6%。图4 可以看出课文部分曲线变化较大;综合注释和练习部分趋势比较平稳,其中综合注释只有第一课 存在超纲字,其余均没有超纲字;练习部分基本在1%以下,其中第十四课达到了1.2%,原因是 这节课的重点词中有较多的超纲字所在的超纲词,因此放在练习中希望学生通过训练来掌握。

    第二,生词表超纲字字种占比波动较大,且相较其他三个部分占比较高。其中第五课的生词 表中没有超纲字,第十四课的占比最高,高达6.7%。原因是第十四课的超纲词词种占比很高, 且其中由超纲字组成的超纲词数量不少,因此拉高了占比。

    3、图7展示了高综Ⅱ超纲字字种占比以及占比趋势,数据显示:

    第一,高综 2超纲字字种占比较高综Ⅰ有所提高,甚至部分生词表的超纲字字种占 比超过了15%。

    第二,超纲字字种占比小于超纲词词种占比。课文部分在0.2%-6.2%之间,其中第十五课占 比最高,达到6.2%,该课是文言文,课文中存在大量的现代不常用的字,如哉、祺、厝等等; 综合注释和练习部分趋势比较平稳,其中综合注释只有第一课不存在超纲字,而第十三课占比 高达1.3%;练习部分在0%-2.2%之间,其中第十五课最高,达到了2.2%,原因是这节课中有许 多超纲成语,放在练习中希望学生通过训练来掌握。

    第三,生词表超纲字字种占比波动较大,且相较其他三个部分占比较高。其中第十五课的占 比最高,高达19.23%。第十五课的课文是文言文,课文中超纲词较多,其中由超纲字组成的超 纲词数量不少,因此拉高了占比。

    综上,高综Ⅱ的超纲字字种占比与高综Ⅰ超纲字字种占比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且 从图8可以看到,在课文中,平均67.9%的含有超纲字的超纲词被收录到生词表中,未被收录的 词语90%以上为蝴蝶、骆驼等这类的实体名词。由此可以看出,含有超纲字的超纲词也是学生 需要重点掌握的词汇,因此教师需要对超纲字和超纲词给予一定的重视。

    (2) 教材超纲字字次统计结果

    对两册教材的四个部分进行汉字等级标注后得到表4(见附录)超纲字字次占比(见附 录),数据可视化后得到超纲字字次占比趋势图图9、图10

    4、图9展示了高综Ⅰ超纲字字次占比及占比趋势,数据显示:

    高综Ⅰ超纲字字次占比要比词次小很多。课文和练习部分均在1%以下,甚至第五、九 课的课文以及第五、六、九课的练习没有出现超纲字,综合注释中只有第一课有超纲字,占比 为0.1%。 而生词表部分,因为超纲词占比较高,所以超纲字字次占比是四个部分中最高的,第 十四课高达8.3%。

    4、图10展示了高综Ⅱ超纲字字次占比以及占比趋势,数据显示:

    高综Ⅰ相比,高综Ⅱ的超纲字字次占比整体较高。与超纲词词次相比,超纲字字 次占比要小很多。课文部分和生词表部分波动较大。课文部分超纲字字次占比大部分在 0.1%-4.3%之间,其中第十五课占比最高,达4.3%;生词表部分在1.6%-18.18%之间,其中第十 五课最高,达18.18%。综合注释和练习部分趋势比较平稳,其中综合注释中第一课、第七课、 第九课没有超纲字,第十二课占比最高为0.7%。而练习部分只有第十一课没有超纲字,第十五 课占比最高,高达0.9%。

    综上,高综Ⅱ的超纲字字次占比与高综Ⅰ超纲字字次占比相比,生词表的波动幅度 相对小,但是整体字种数量有所提高。

    通过对教材课文、生词表、综合注释以及练习四个部分的超纲字、词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 看到:

    第一,高综Ⅱ的超纲字、词与高综Ⅰ超纲字、词相比数量整体增多,高综Ⅱ难 度有所提升。高综Ⅱ练习、综合注释部分的超纲词数量占比较为平稳,生词表、课文部分 波动较大,同时,各课的生词表会将近半数超纲词收录其中(见表5、表6),因此教师应关注 超纲词的教学。

    第二,超纲字与超纲词之间存在关联。虽然超纲词的数量较多,但超纲字的数量占比不高, 且大部分超纲字所属的超纲词都被收入到生词表中(见图8),因此加强汉字教学极有必要。

    综上,超纲词比率高于超纲字比率,且大部分超纲字所属的超纲词都被收录到生词表中,这 部分生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教师可以从超纲字入手对超纲词进行讲解。同时,学生需 要掌握的汉字相对固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词汇的更新换代加快,单纯进行词语教学已无法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汉字教学就可以成为词语教学的突破口。

    Ⅳ. 基于超纲字的超纲词分类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对超纲词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并从汉字教学入手,探索不同类别超纲词 的教学方法。

    1. 分类标准

    关于超纲词的分类标准,有的学者从词语结构和语义入手,有的以语义透明度为基准,其切 入的角度不同,分类情况也有所差异。新等级标准在制定时,更加注重联通性19)。因此我们从 教材中超纲字、词之间的关联分析,以超纲字为基准,将教材中的超纲词划分为两类:一类是 其组成汉字在等级标准字表中,但词却未收录词表的词,如:棉衣、赶超等;另一类是其组成 汉字未收录进字表和词表中的词,例如:苦涩、钮扣等。我们将前者认定为假性超纲词,后者 认定为真性超纲词。

    假性超纲词并不是严格意义上超纲,例如独奏、才女、回击等,组成这些词的字都不是超纲 字,且大部分词义都与字义有关联,例如“独奏”是“一个人演奏”,“才女”是“有才的女子”学生在 遇到这类词时,可以通过已知的字义进行词义推测。真性超纲词由超纲字组成,超纲字是学生 词义理解的障碍,因此超纲字就是突破真性超纲词的关键。

    2. 分类情况

    两册教材中真性超纲词和假性超纲词分类统计见表5、表6

    数据显示,教材中真性超纲词并不多,我们根据词义整体性进而将真性超纲词分为两小类 (见表7、表8):

    一类是词义整体性高,整体讲解的词语,例如:冰淇淋、茉莉、杜鹃等等。这些词边界清 晰,整体理解即可。另一类则可从汉字入手进行讲解,以达到深刻理解,甚至举一反三。例如 “良心未泯”,如果教师在高综Ⅰ对“泯”这个超纲字进行讲解,那么当学生在高综Ⅱ第四 课遇到“一笑泯恩仇”时,也会更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

    假性超纲词的分类与此相同,又略有差异。统计发现,假性超纲词数量较多,大体可以分为 六类(见表9、表10):

    第一类是缩写词,这类假性超纲词是因便利使用,而由较长的汉语语词缩短省略而成的汉语 语词。如“大三”是大学三年级的缩写、“中西”是中方和西方的缩写、“电邮”是电子邮箱的缩写 等等。这类词在教学时应将词语恢复为原词,让学生理解缩写前的意义。

    第二类是实义名词,这类假性超纲词是具有实际意义,其词义整体性高。例如五花肉、灵 芝、巷子等等,在教学时可将其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行意义讲解。

    第三类是重叠类词,这类假性超纲词或重叠式与原式意义不同,或是重叠式与原式不能完全 替换,因此被划分超纲词当中。例如实实在在、从从容容、口口声声等。

    第四类是俗语类词,这类假性超纲词通俗并广泛,是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其结构固定、意义 整体,字义和词义有较密切关联,以成语为主。如真相大白、无所适从、傲视群雄等,此类词 所包含的汉字均收录在等级标准中,字义在等级标准中并没有等级标注,部分的字义会影响学 生对词语的理解。

    第五类是合成类词,这类假性超纲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字义与词义有关联且较 为密切,如拘押、回敬、裸奔等等。其词义是由所含字义复合而成,掌握了字义可以达到词义 贯通。

    第六类就是独立成词的字,这类假性超纲词均由单个字构成,或有明确的意义,能与其他汉 字组成新词,或为古文用词,现代汉语中不常使用。如拒、究、夷等等。这部分词在等级标准 的字表中存在,但未被收录入词汇表。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高综Ⅱ的假性超纲词和真性超纲词,数量都高于高综Ⅰ, 但是二者在超纲词分类的分布数量有所不同:

    第一,在假性超纲词中,虽然高综Ⅱ的假性超纲词数量整体高于高综Ⅰ假性超纲 词,但是重叠词的数量相同,实体名词增长了134%、复合词增长了142%、成语俗语增长了 101%、独立成词的字增长了224%,这四类数量都有明显的增长,尤其是独立成词的字和实体 名词,高综Ⅱ的课文中的成语俗语较高综Ⅰ的多,并且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部分增加了 较多的成语练习,因此成语俗语部分有明显增多。

    第二,在真性超纲词中,从汉字入手讲解类和无需进行拆分讲解类的数量较高综Ⅰ都有 明显地增多。

    第三,对比高综Ⅰ高综Ⅱ的超纲词,我们发现这两册的超纲词有小部分重叠,例如 “火上加油 、十全十美、 犹犹豫豫、热泪盈眶、婚、达、任(量词)”等等,这部分词如果教师在 高综Ⅰ时按类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在高综Ⅱ遇到时就会更容易,也会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无论是真性超纲词还是假性超纲词,均显示汉字教学是词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汉字教学也是解决教材超纲词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材超纲词占比大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超纲词中的字采取怎样的汉字教学,也是我们将探索的问题。

    Ⅴ. 基于汉字的超纲字、词教学

    真性超纲词和假性超纲词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超纲字,因此教学方法也略有差异。

    1. 真性超纲词教学建议

    讲解真性超纲词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类,只需讲解整体词义即可。例如讲解“樱花”时,只需告知学生樱花的词义即可,无需 单独讲解“樱”的意义。

    第二类,从超纲字入手教学,由字义过渡到词义。字义和所构成的词义,一般来说有意义和 逻辑的联系,且字义在参与在词义构成时,其意义绝大多数保持不变,少数变化情况又是有规 律可循20)。因此教师可以由字义过渡到词义,逐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热泪盈眶, “眶”是超纲词,也是形声兼会意字,“目”是其义符,表示与眼睛有关,“匡”是其声符,同时也表 示“外框”的意思,因此“眶”表示“眼睛的外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眶”有所了解,当 学生理解“眶”后,他对“热泪盈眶”词义的掌握也会更到位。与此同时,他也会更容易理解“眼 眶”“夺眶而出”等“眶”字引申出来的词。即使学生没有见过这些词,也可以通过学过的超纲字推 测出词义。

    2. 假性超纲词教学建议

    对假性超纲词进行教学时,同样从汉字入手,但与真性超纲词侧重不同。

    假性超纲词教学主要有两个侧重点:

    第一,字义的复习与积累。假性超纲词里的字都是等级标准收录的汉字,是学生应该熟练掌 握的。其中很多汉字有多个意义,因此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字义,从汉字 入手打通对词义的理解。例如无所适从,学生在之前学过“合适”“舒适”,但是“无所适从”中的 “适”并不是这些词中“适”的意思。所以教师在讲解时,应先对“适”的字义进行讲解,再梳理所 有学过的“适”的字义。

    第二,通过汉字的部件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现代汉语中有90%以上的字是形声字,研究表明 现代汉字的义符仍具有较高的表义功能,因此义符的表意功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 甚至帮助理解其构成词的词义21)。如“鱼竿”,这个词的难度在于“竿”,所以教师在讲解时可以 从“竿”入手。“竿”是形声字,其中“⺮”是义符,代表与竹子相关,因此“竿”的意义是竹子的主干 也就不难理解了。之后,教师再由“竿”引申到“鱼竿”,帮助学生记忆“鱼竿”的意义以及写法。 当学生再见到由“竿”组成的词时如“立竿见影”“竹竿”,就比较容易进行词义推测了。

    综上,无论是真性超纲词的教学还是假性超纲词的教学,均可从汉字入手。由字义去理解词 义,字词联结,加深理解,解决了对超纲字、词的困惑,也帮助学生拥有推测词义的能力,让 词汇教学事半功倍。

    Ⅵ. 结语

    在国际中文教育中,针对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教材,在编写中所达成的共识是教材编写者 对教材语料的控制和干预应有所减少,应更注重选文话题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尽可能多地呈现 原汁原味的汉语语料。教材语料丰富度的提升,自然带来课文长度增加,超纲词大量存在的情 况。这就给教学来了挑战,即如何快速识别散落于课文和生词表中的超纲词,如何对其进行有 针对性的处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现有的教学流程更多只是针对生词表词汇进行讲 解,对于超纲词或置之不理,或随遇随讲,讲解方式随机且不系统。这都不利于学生对于超纲 词的整体把握。

    本研究对发展汉语高级综合中的超纲字词进行分析,统计显示:该教材的超纲词整体占 比高于超纲字整体占比,且高综Ⅱ的超纲字词占比远高于高综Ⅰ超纲字词占比;课 文、练习以及综合注释的超纲字词占比整体较为平稳,生词表部分的超纲字词占比波动较大; 我们将真性超纲词划分为拆分讲解、整体讲解两类,将假性超纲词划分实义名词、重叠词、缩 写词、俗语类词、合成类词、独立成词的字六类,其中教假性超纲词数量远超于真性超纲词。 这是我们基于超纲字来划分真性、假性超纲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的词汇教学的理论 基础。因此,我们认为,真假超纲词教学方法有同有异,但是本质都是要回归到汉字教学上 来,加强汉字教学是解决超纲词问题的关键途径,字词联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汉字有更加 深刻的认识,还可以以简驭繁,迅速有效地扩大词汇量。

    基于此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超纲字、词的有效教学路径:利用语料库工具快速识别超纲 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处理流程,即先将语料结构化,创建文本语料库,再利用语料库 工具的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参考相关字表、词表对超纲字词进行快速识别和标注,建立相应的 超纲词表与超纲字表,教师根据超纲字词表筛选出教材中的真性超纲词与假性超纲词,采取相 对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该流程兼具适用性和有效性,可适用于不同教材以及参照标准,对 于教师来说操作便捷且易上手;同时,Markus平台可以根据参照标准较为精准快速的筛选出真 性超纲词及假性超纲词,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症下药,有效地帮助高 级阶段的学生掌握教材中超纲词,拓展词汇量,提升学生词语自学、举一反三的能力。

    Figures

    HERC-1-1-1_F1.gif
    具体操作流程图
    HERC-1-1-1_F2.gif
    高综Ⅰ超纲词词种占比趋势
    HERC-1-1-1_F3.gif
    高综Ⅱ超纲词词种占比趋势
    HERC-1-1-1_F4.gif
    高综Ⅰ超纲词词次占比趋势
    HERC-1-1-1_F5.gif
    高综Ⅱ超纲词词次占比趋势
    HERC-1-1-1_F6.gif
    高综Ⅰ超纲字字种占比趋势
    HERC-1-1-1_F7.gif
    高综Ⅱ超纲字字种占比趋势
    HERC-1-1-1_F8.gif
    教材中课文里含有超纲字的超纲词录到生词表的情况
    HERC-1-1-1_F9.gif
    高综Ⅰ超纲字字次占比趋势
    HERC-1-1-1_F10.gif
    高综Ⅱ超纲字字次占比趋势
    HERC-1-1-1_F11.gif
    高综Ⅱ假性超纲词数量增长情况
    HERC-1-1-1_F12.gif
    “擦”字的语素义思维导图
    HERC-1-1-1_F13.gif
    教学模式流程图

    Tables

    教材超纲词词种占比统计22)
    教材超纲词词次占比统计
    高综Ⅱ超纲字字种占比统计
    高综Ⅱ超纲字字次占比统计
    高综Ⅰ真性超纲词与假性超纲词分类统计23)
    高综Ⅱ真性超纲词与假性超纲词分类统计
    高综Ⅰ真性超纲词分类
    高综Ⅱ真性超纲词分类
    高综Ⅰ假性超纲词分类
    高综Ⅱ假性超纲词分类

    References

    1. Ho, Hou Ieong Brent, and Hilde De Weerdt. MARKUS. Text Analysis and Reading Platform. 2014- http://dh.chinese-empires.eu/beta/ Funded by the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and the Digging into Data Challenge.
    2. 董琳莉(2012), 「如何解决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超纲词问题——以『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Ⅰ, Ⅱ)』为 例」, 『海外华文教育』 第4期, 435~442页.
    3. 郭曙纶(2008), 「试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超纲词」,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4期, 25~29页.
    4. 郭曙纶(2007a), 「谈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超纲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96~101页.
    5. 郭曙纶(2007b), 「『雨中登泰山』, 的超纲词统计与分析」, 『语言文字应用』 第1期, 125~131页.
    6. 郭曙纶, 杨晓惠(2011), 「三套对外汉语高级教材文字词的对比统计与分析」, 『汉语国际传播与国际汉 语教学研究(下)——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33~253页.
    7. 李劲荣, 陆丙甫(2016), 「论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语言研究』, 10~20页.
    8. 李行健(2021), 「一部全新的立足汉语特点的国家等级标准——谈『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 研制与应用」,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第1期, 8~11页.
    9. 李亚男(2021),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解读」,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第1期, 24~26页.
    10. 史卫东(2000), 「可懂输入原则与中级汉语听力教材生词的处理」, 『华文教学与研究』 第3期, 15~19页.
    11. 施正宇(2008), 「词・语素・汉字教学初探」, 『世界汉语教学』 第2期, 109~118+4.
    12. 宋贝贝, 周小兵, 金檀(2017), 「高频超纲词的覆盖率及语义透明度」, 『汉语学习』 第3期, 95~104页.
    13. 吴雨溪(2016), 「『博雅汉语』中高级教材超纲词研究」, 云南大学.
    14. 徐新颜, 胡建军(2017), 「基于“内容教学法”的『汉语新天地』超纲词, 专业词设计与分析」, 『教育教学论坛』第50期, 137~140页.
    15. 苑春法, 黄昌宁(1998), 「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 『语言文字应用』 第3期, 86~91页.
    1. SEARCH
    2. 온라인 투고 시스템

      (Online Submission)

    3. 한문교육연구소

      (Institute for Han-Character
      Education Research)

    4. 편집부
      (Editorial Office Contact)

      - Tel: +82-31-8005-2661
      - E-mail: iher_dku@outlook.com